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Vine~




Costco 購入 2500左右 長榮特賣

酒體清澈 不是厚重的酒 
香氣也屬於清香

有個特殊的花香味 
冷藏較好喝 回溫後酸度會增加 

精緻好喝的酒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寫在音樂會之前 - Part3

練室內樂最麻煩的 就是 有夥伴這件事情

好像多說甚麼也沒用 總之

努力是為了作曲家 而不是為了夥伴



甚至或許不是為了最後的音樂會 ! (espressivo)



對了 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跑到這裡看這篇文章

容我提醒您 (這句有國家音樂廳職業病的嫌疑)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 網路上可以Download到這兩份譜
儘管可能不是嚴格又漂亮的Urtext版 但至少拿來讀譜也算夠用了
儘管有些圓滑線標誌不太對勁

Trio

http://imslp.org/wiki/Piano_Trio_No.3,_Op.1_No.3_(Beethoven,_Ludwig_van)


Quintet

http://imslp.org/wiki/String_Quintet_No.3,_Op.104_(Beethoven,_Ludwig_van)


要自得其樂 !!!!!!!!!!


剛好part 3 , 那這篇來講講第三樂章

這個樂章 不像 第一樂章 有架構的問題 形式上是很簡單的

也不像第二樂章 類似的主題 要做一次又一次不同的變化
速度上 不像第四樂章 有往前衝 充滿火花 自然就會精采的性格

他是一個精巧可愛的樂章。

簡單 但是需要充滿靈感。

由這個樂章 比較前後期的貝多芬 給的指示 他真的進步好多! GOOD BOY!

先來看看 Quintet 版本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一開始是P 到B5 漸強 一直到FF 光是這樣 已經比Trio 版有方向多了

請看Trio版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試著想像看看你是演奏者 怎麼連接一開始P 到 B7的FF ,

在情緒上 看起來簡簡單單的一個Cresc, 就幫助如此之大

接下來請看 Trio 版本 B3右手的圓滑線記號 , 對照Quintet版 的圓滑線記號

Quintet 版 的分句 更能表現出靈感之所在 不是嘛? 試著唱唱看!

短短幾個小節 你已經可以看到貝多芬後來修改的方向了

簡單的說 就是這樣兩點 ,

一 . 加上提示方向性的漸強漸弱記號 讓本來突然的FF更合理

而像這種地方 一般人卻會解釋成 貝多芬就是要 突然 FF

還好有這個改寫的例子 看看貝多芬他自己怎麼改進他的作品!

二 . 加上更清楚的圓滑線記號 原本的圓滑線 往往太過長 失去指示的效果

看看 Trio接下來主題的尾巴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有看到倒數第二小節 鋼琴雙手的圓滑線嗎 ? 在Quintet 版 都被割開了

我還記得上楊大師的課的時候 他說 只要做譜上的記號就好了

不用在特別尋找這裡有甚麼 那裏有甚麼 , 我心裡就在想

我肯定, 肯定兒 , 非常肯定! 我不會 跟你一樣的....思考自有其趣味 ,

另外 Quintet 版的 弱起拍 點都被拿掉了 也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

很簡單的一點 卻影響唱法甚大!

接下來的更動 更加有趣!

為了完整 + 愛現

還是把整個Quintet的原譜 掃描貼上來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從第13小節開始 兩次一樣的東西 第二次變大聲
一直發展到 22小節 ; 接下來 兩次F 我想第二次 就算沒降到mf,
但至少要變軟一點 ?? 為了接到後面的P ,尤其如果你注意到兩部中提琴 還加了點

Quintet 的版本 更動了 每一次小動機後面的PP 寫法
高音都變成三連音 , 本來鋼琴的版本後面音都太多了
反而顯得不夠唱 而且最後一個音 Quintet版還多加了其他聲部
所以目的很明顯 就是要多唱一點 而且有和聲的感覺

而且後面24 & 26還多加了大提琴 讓和聲更厚一點
每一次小動機的圓滑線 也暗示了 聲音的唱法和質地
比如說14~15 如果並不是 整個圓滑的連過去
這點在鋼琴譜上也看得出來 14小節的最後四個音 沒有線
15小節才有圓滑線

另外 看17 18 小節 Viola I 的 16 分音符 加了 圓滑線
和Trio版本 鋼琴左手沒有加圓滑線的感覺

也有微妙的不同 我個人的意見 Quintet版本 17 18小節 更有流動到19的感覺

19 20 21的Violin I 旋律 和 鋼琴版本標的 也不同

鋼琴版本線條過長 很難凸顯 "靈巧" 這個感覺 照彈的話 很容易太平穩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從30~34 看鋼琴譜 只有一層 一層聲音加進來

但是 Quintet 版 第三小句 卻是Violin II + Viola II

這是驚喜! 難道不是嘛 而且 看中提琴的 #C #C D D 還有指向 最後一句的Violin I

完全在Trio 的譜上看不到這個感覺

現在你看到貝多芬怎麼樣努力要讓演奏者 能夠讓人驚訝!

所以回到演奏Trio 的時候 難道不應該把這樣的感覺 放到實際演奏中嗎 ?

難道還要堅持三重奏的原譜標記全部都是PP嗎? 難道不該多等一點時間嗎??????
 
從35~38 Quintet版 從小聲漸強 又突然變小 比起原來的更多歌唱性

Trio版 並不是這樣 而是維持小聲 並加上每小節第三拍的SF (跟38~40一樣)

這也是一個多出來的設計 讓本來兩次一樣的做法

多點改變

41 Trio的寫法 整個就是平 !
quintet的加了節奏感 還在最後一個音加了裝飾音

不要 不要平淡結束!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43 小節 多了三個音 44~46 旋律的圓滑線取消了
Quintet版本裡 有不少地方 都是正拍之前加上引導的音 像是這裡就是一個例子

50 51 52 小提琴的譜 沒有點 , 我想這不是故意懶得標點的

要比起前面有點的地方唱

接著 55~58 , 也是非常用心

本來鋼琴譜都是只有鋼琴 加上大提琴的兩個音; 現在加上中提琴的和聲 而且

兩次小句 現在不一樣了 第一小句 結尾伴奏是 Violin II 接 大提琴的Pizz,

第二次 是大提琴拉一樣的句子 然後自己接Pizz, 這樣設計有甚麼意思?

我認為就是製造麻煩來展現音樂性和靈感


如果都要照拍子 就叫電腦演奏就好了

so , TAKE TIME! 這也就是貝多芬用心寫的地方

58~64 本來Trio 的版本 只有鋼琴和小提琴 五重奏版本織的更緊密 有三部

就是要更大珠小珠落玉盤阿~ 靈巧要再靈巧

69 70小節 Trio版本 由本來單手的音階 最後一次變成兩手的音階

Quintet版 更刺激 五個樂器全用了 而且低音聲部還用了上行音階 並且漸強

原本Trio的版本 沒有漸強
74 75 小節 原本在Violin II 的旋律 換到Violin I ,

Violin II 變成下行琶音 而且八分音符沒有點

所以74小節 不是像前三小節 是 硬的質地 , 從74小節變的軟下來 75小節漸弱 進到76小節的PP(Viola 還加了圓滑線)


Trio版則是 74小節 鋼琴的左手 變成P , 75沒漸強 76變成PP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寫在音樂會之前 - Part2

我可以告訴你 我們的(台灣)音樂教育真的有很大的問題
我甚至有點慶幸 我的高中大學時期 不在台灣音樂班和音樂系(特別是 x大)受教育



怎麼說呢 ? 



一個非常根本的差別在於 我們的音樂教育
至少 以貝多芬來講 強調的是照譜演出 照譜上的記號 照譜上的拍子
而不是照語氣 照情緒 照感情
雖然這樣不是不對 但是照譜上指示演出之後 如果沒有發展出詮釋的主張和美感
那麼照譜演出本身 只是一個安全感的可笑來源
彷彿是說  嘿 ~ 我照譜了 演奏者的責任也就善盡了


NO ! Absolutely !!



或許因為現代化的關係 每個學科的教學 越來越傾向 "有一份證據 說一份話"的模式
譜上有的 必須要表現出來 譜上沒有的 不要亂加 !!
教學溝通的模式 也變成 "這裡是兩拍 要拉滿 " "這裡有點 就要跳起來"
"圓滑線 不要斷掉!" 類似像這樣的講法

一方面 這些記號加快了溝通 也加快了練習的效率
另外一方面 卻也使得學生的詮釋 往往停在把譜正確演奏完全 即可
想像力和甚至即興的感覺 越來越少 不是嗎??

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嗎?

我認為不是如此! 想像力 才是最重要的
記號只是一種提示而已 就像劇本
演員的各種細微表情 不可能全寫在劇本上

但是你只做劇本上的東西 那肯定是不行的 不是嗎?樂譜也是同樣的道理




接下來我想談談 速度這件事情

我想我必須感謝我的夥伴 要不是我必須要想辦法說服他們
我自己應該也不會有動力去讀相關的文件

在此節錄一段話 : <<Tempo and Character in Beethoven's Music (Rudolf Kolisch)>>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opponents of metronome seems to me spring from the fact
that they belive its use requires a piece of music to be played from beginning to end at
an unvarying motronomic rate. That would not only be inartistic- -it would destroy the
meaning of music"

簡單的說 使用節拍器 是一個大概速度感覺 並非整首曲子 都是一致的速度
維持完全一樣的速度 除了人工化之外 還摧毀了音樂的意義!

我希望這段話 可以送給所有目前在學音樂的學生. 真的 !
你學音樂的目的 不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節拍器的蠢蛋!


所以 甚麼因素 會影響節拍的快慢 ??  有甚麼線索?


這是另外一個可悲的事情 因為如此顯然的事情 還需要被教育才能意識到


在貝多芬的音樂裏頭 有很多的SF PP FF 有這些變化的時候 一定要時間 !
尤其如果是以樂團 和 室內樂來比較 , 樂團為了整齊的關係 可能自由度會減少
但是在室內樂裏頭 自由度 不應該如此受限制

舉例來說

Op.1 No.3 Mov.1 的開頭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接兩個PP之處 速度 就絕非直接照開頭的速度 算拍子進來
(在我們上課的過程 只有王健清楚地講這一點) 因為除了要變成PP本身就有困難之外
還要有凝結的感覺 而這是算拍子進來不會有的感覺
另外 第一小節 C 往第三小節B 走的趨勢 也會因為韻律感讓C的三拍 並非只是算三拍到降E



再看第二樂章的開頭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如果你看 鋼琴的左手 其實有點暗示1~7 是一個大句(雖有兩小句)
而小提琴和大提琴接進來的地方 是
另一個小小開始

但是如果你參考 五重奏的版本 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你可以從伴奏線條看出 比起 三重奏的版本 小句和小句的分割
比較明顯 , 但是 接第二句大句的時候
卻比三重奏的版本更流暢 更往前走, 我覺得這是很棒的改進
尤其如果你有看到第一大句的後半和聲
和第二大句的和聲 顏色並不同 更能感覺 五重奏版本分句更加合理! 不是嘛
第一句 比較Sentimental , 所以需要比較多時間 講清楚 但是第二句 和聲溫暖許多 不是嗎?


舉這些例子 是要說明 拍子受很多因素影響 比如說 和聲的進行 大小聲的變化
音樂進行時 垂直和水平的韻律感 改變的時候 速度絕對會受到波動!
堅持速度不變 表示你沒有用心感覺

像是開頭的弱起拍 到 第一小節的第一拍 為什麼五重奏的版本 伴奏多了分句?
暗示甚麼? 對上面的弦律起了甚麼樣的影響?

說真的 沒感覺的話 趁早轉行才是福氣



就此打住 :)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寫在音樂會之前 - Part1?




































這次音樂會 選了三首作品

分別是
Sonata for Violin & Piano No.3 (1798~1799)
Sonata for Cello & Piano No.2 (1796)
Trio For Violin Cello & Piano Op.1 No3 (1793~1794)

海報上下了一個這樣的標題

"呈現貝多芬 第一時期作品 的精緻優雅 和古典幽香"



真是如此嗎 ??? (這句話的語氣  我想模仿貝多芬 加上PP)




以作品標記的寫作時間來看 確實如此 卻實可說成是 第一時期
其中由我所演奏的 Trio 還是三首曲子裡 寫作時間最早的

但是 三首都是貝多芬的作品 (同質性或許很高)
然後由看起來也不特別出色
(儘管號稱是選出來的 但總是不太有名 至少我不太有名)
 來聽的觀眾 我想百分之80以上 是演出者的親朋好友和老師






這種情況下 能不能有些理由 是因為音樂的關係
能夠吸引觀眾來聽 ? 或者反過來說 吸引演奏者演出?



這次室內樂工作坊 曲目並非被選中的學員選定的
而是主辦單位挑的 而三首都挑貝多芬 而且還集中在早期的作品
其理由並未解釋清楚 (另外 三首作品 是由誰搭配演出 也沒有寫清楚)

是對演出者來講 比較簡單 容易上手? 還是對觀眾來講 比較熟悉 比較聽得懂?
還是來上課的老師 對這三首作品 都有充分的了解?
還是 其實也沒有甚麼原因 因緣際會之下 就選了這三首作品?

以上的問題 我都沒有答案

但是 對於 我所要演奏的這首三重奏 我有一些小小的心得 可以跟
有可能因為看到這篇文章 而來聽這場音樂會的你做些分享


首先 這首曲子 並非單一的作品。


如果你注意到曲目編號的話  ,   Op.1 No.3

Op.1!!!  對一個作曲家而言 一個作品 標上Op.1 一定是一件大事
有可能是他對這個作品的自信 足以讓他決定 "我要這個作品是Op.1"
也有可能 是這個作品 讓他賺了足夠的錢 贏得足夠的地位等等
總之 Op.1 本身 一定代表了甚麼 不是嗎?

而No.3 ? 為什麼 不是標Op.1 ~ 3 而是Op.1 裡的No.1~No.3 ?

事實上 這個作品 是一場音樂會 在一個貴族Lichnowsky的家裡舉辦
順序就是依照No1 No.2 & No.3 演出
三首都是四個樂章的形式  (相對於另外兩首Sonata都是三個樂章)

以時空背景來看(1788~1792 貝多芬 歌劇院裡拉中提琴維生)
1792年 貝多芬從波恩 到 維也納發展 跟隨海頓學習
1793年 貝多芬在這個 日後也是他主要支持者之一的貴族家裡 發表這三首三重奏
貝多芬在1793 5月 9 ,13 16號 的維也納報紙上 都刊登了廣告
音樂會邀請了 當時有名的藝術家和音樂愛好者到場

其中包括海頓 他對三首作品很有好評 但是特別的是
他建議貝多芬 不要出版其中的No.3
這令貝多芬大大驚訝 因為他自己認為 其中最好的 就是No.3這首作品
這也讓貝多芬懷疑海頓 是否出自於忌妒這個作品的好 才給出這種建議

不過 關於海頓對這首作品的評價
也有研究 說是一種炒作 借海頓在當時音樂圈的名氣
和對作品的評語 來製造話題

回到音樂本身 這首作品確實有其特別之處

來看看 Op.1 整個作品的安排

Op.1 No.1 降E大調   (第一樂章 開始 F ,p     第四樂章同調性結束 兩個 , FF)
Op.2 No.2 G大調      (第一樂章 開始 F, p      第四樂章同調性結束 , FF)
Op.3 No.3 c小調       (第一樂章 開始 p , pp   第四樂章 轉調 C大調結束, pp)

經過簡單比較頭尾的設計 其實就足以解釋 為什麼貝多芬重視No.3 這個作品
轉調結束 而且是PP結束 在他所有Sonata form 的作品裡 可說是很罕見的
大部分 都是維持頭尾相同調性 並且很多都是大聲結束


而No.3 這首三重奏的開頭 不像其他兩首 一開始 就是曲子的主題
相反的 反而是設計成 類似像一個小小的前奏 直到Bar 10 才開始真正的主題
這樣的設計 也可見於 比如說 For Violin & Piano 的Sonata No.9 Kreutzer



很特別 不是嗎?(Sf)



還有更特別的  !!!! (FF)


1817 年 也就是 發表這首Op.1 trio 約24年之後

貝多芬又單獨把這首Op.1 No.3 改編成五重奏的版本
編制是 弦樂四重奏 加上一把 中提琴

加上一把中提琴??

這有許多有趣的問題在其中 比如說

為什麼要重新寫?  為什麼只寫No.3?   為什麼拿距離時間這麼久的作品來重寫?
為什麼配器不是四重奏 而是 再另外加上一把中提琴?
又為什麼 改寫的時候 捨棄鋼琴這個元素 而改成純弦樂?


如果你居然有耐心把我的文章 看到這裡 你必須更有耐心看下去
因為接下來 必須加上譜例來介紹
以上的問題 我也沒有答案 我只能簡單的 從幾個比較明顯的地方
告訴你貝多芬在時間的洗練之後 在樂曲構思上的進步!

如果你可以試著想像 同時跟兩個貝多芬 一起工作 !  Fantastique!
何其有幸!

從第一樂章來看

可以簡單分成 主題 發展 和再現 看看三次類似的開頭 兩個版本的差異

I. 主題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Quintet 取消了 一開始的裝飾音 ,  -  (更加的平) 並且圓滑線 變更長
Bar7-8 增加了 #F - #F 的線條  , 並且在Bar.8 加了< >(更看得出方向性)
B.9 變成全部一樣的附點四分音符 (三重奏小提琴部分是八分音符 )

II. 發展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quintet 版本 第六小節 大提琴的四分音符 即便只有一個音
卻替原本Trio的版本 增添了多少想像力!
本來是鋼琴自己一個人的兩手 變成了三個弦樂器!
在音域上 也變得深沉

III. 再現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注意Quintet 版本 FF之後 第六小節的中提琴
突然改成 自己一人 銜接了原本分開的線條
暗示比起前面兩次 應該更有流動性?
之後加進來的其他其它聲部 也更豐富本來Trio 鋼琴單薄的顏色

B.10 大提琴的旋律 竟然 比Trio版本 加了一個音 !
如果你是拉大提琴的 一定可以感受到這個音幫助有多大!

大提琴進來之後的七小節 五重奏版本標上了Sotto voce
也比trio 版本只有標上P 清楚太多了!


類似像這樣的更動 整首曲子 有無數豐富的idea 可以用來豐富原本
三重奏版本 指示不足的地方 越詳細比較 越覺得有趣和感動


延續前面舉的例子 直接看第四樂章的結尾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三重奏的版本 鋼琴的音階只有一個方向 五重奏有兩個方向交錯
更妙的是 倒數五小節 伴奏節奏居然變成8分音符

看過這樣的更動 再回過頭來拉Trio 多容易就能夠有想法了

真的太棒了!


同一首作品 長短一點也沒增減的重新編排 在貝多芬的作品裡極少見

另外幾個例子是Op.61 Violin Concerto (1807) 有改成鋼琴的版本 Op.61a(1807)
 String Quintet Op.4(1978) 改成 Octet for winds Op.103(1792)


但是這首Op.1 No.3. Trio 改成 Op.104 Quintet 的意義尤其重要

重寫op.104的貝多芬 已經寫了8首交響曲 11首Quartet
全部的10首Violin sonata, 全部的五首cello sonata
28首的Piano sonata(全32)(No.29 約在同年完成)

那時候他的耳疾嚴重惡化, 次年1818年還開始使用談話冊 與人交談
所以若是以op.104這首作品為分界
可說開啟了 貝多芬晚期 的弦樂四重奏和最後三首鋼琴奏鳴曲 和最後一首交響曲

在一個人生最低潮的時期 拿起初出茅廬如日中天的作品重新改寫
是怎樣的心情呢?  難道不值得探究嗎 ?

第四樂章最後尾聲之前一長串小調的問號 對我而言
似乎在問 我真的要往城市裡發展嗎 為什麼不回到家鄉呢 ?
如果真的要讓我這樣走一生 是不是給我一個陽光當成祝福和應許?

不同時期的版本, 在生命的不同階段 對宗教祝福的相同渴望。




看到這裡 你還是會覺得遲疑去聽一場
全部都是貝多芬作品的音樂會嗎?
即使音樂會是在聖誕節 - 25號的晚上? 


  
練習過程中 我常覺得孤獨 總覺得即使是對練習的夥伴
也難以好好花時間說出 這些感覺吧
即便是現在花時間寫下 也多只是記錄
真要找到也珍惜這些想法的人 或許真的需要緣分(p)

僅以對作品和人的熱愛 匆匆紀錄
即便是像我這樣在暗處默默努力發光照亮自己
或許至少也可能給日後晚年的我  足堪回憶的文字(PP. ppp)

輕盈飄起的發光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