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寫在音樂會之前 - Part3

練室內樂最麻煩的 就是 有夥伴這件事情

好像多說甚麼也沒用 總之

努力是為了作曲家 而不是為了夥伴



甚至或許不是為了最後的音樂會 ! (espressivo)



對了 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跑到這裡看這篇文章

容我提醒您 (這句有國家音樂廳職業病的嫌疑)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 網路上可以Download到這兩份譜
儘管可能不是嚴格又漂亮的Urtext版 但至少拿來讀譜也算夠用了
儘管有些圓滑線標誌不太對勁

Trio

http://imslp.org/wiki/Piano_Trio_No.3,_Op.1_No.3_(Beethoven,_Ludwig_van)


Quintet

http://imslp.org/wiki/String_Quintet_No.3,_Op.104_(Beethoven,_Ludwig_van)


要自得其樂 !!!!!!!!!!


剛好part 3 , 那這篇來講講第三樂章

這個樂章 不像 第一樂章 有架構的問題 形式上是很簡單的

也不像第二樂章 類似的主題 要做一次又一次不同的變化
速度上 不像第四樂章 有往前衝 充滿火花 自然就會精采的性格

他是一個精巧可愛的樂章。

簡單 但是需要充滿靈感。

由這個樂章 比較前後期的貝多芬 給的指示 他真的進步好多! GOOD BOY!

先來看看 Quintet 版本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一開始是P 到B5 漸強 一直到FF 光是這樣 已經比Trio 版有方向多了

請看Trio版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試著想像看看你是演奏者 怎麼連接一開始P 到 B7的FF ,

在情緒上 看起來簡簡單單的一個Cresc, 就幫助如此之大

接下來請看 Trio 版本 B3右手的圓滑線記號 , 對照Quintet版 的圓滑線記號

Quintet 版 的分句 更能表現出靈感之所在 不是嘛? 試著唱唱看!

短短幾個小節 你已經可以看到貝多芬後來修改的方向了

簡單的說 就是這樣兩點 ,

一 . 加上提示方向性的漸強漸弱記號 讓本來突然的FF更合理

而像這種地方 一般人卻會解釋成 貝多芬就是要 突然 FF

還好有這個改寫的例子 看看貝多芬他自己怎麼改進他的作品!

二 . 加上更清楚的圓滑線記號 原本的圓滑線 往往太過長 失去指示的效果

看看 Trio接下來主題的尾巴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有看到倒數第二小節 鋼琴雙手的圓滑線嗎 ? 在Quintet 版 都被割開了

我還記得上楊大師的課的時候 他說 只要做譜上的記號就好了

不用在特別尋找這裡有甚麼 那裏有甚麼 , 我心裡就在想

我肯定, 肯定兒 , 非常肯定! 我不會 跟你一樣的....思考自有其趣味 ,

另外 Quintet 版的 弱起拍 點都被拿掉了 也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

很簡單的一點 卻影響唱法甚大!

接下來的更動 更加有趣!

為了完整 + 愛現

還是把整個Quintet的原譜 掃描貼上來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從第13小節開始 兩次一樣的東西 第二次變大聲
一直發展到 22小節 ; 接下來 兩次F 我想第二次 就算沒降到mf,
但至少要變軟一點 ?? 為了接到後面的P ,尤其如果你注意到兩部中提琴 還加了點

Quintet 的版本 更動了 每一次小動機後面的PP 寫法
高音都變成三連音 , 本來鋼琴的版本後面音都太多了
反而顯得不夠唱 而且最後一個音 Quintet版還多加了其他聲部
所以目的很明顯 就是要多唱一點 而且有和聲的感覺

而且後面24 & 26還多加了大提琴 讓和聲更厚一點
每一次小動機的圓滑線 也暗示了 聲音的唱法和質地
比如說14~15 如果並不是 整個圓滑的連過去
這點在鋼琴譜上也看得出來 14小節的最後四個音 沒有線
15小節才有圓滑線

另外 看17 18 小節 Viola I 的 16 分音符 加了 圓滑線
和Trio版本 鋼琴左手沒有加圓滑線的感覺

也有微妙的不同 我個人的意見 Quintet版本 17 18小節 更有流動到19的感覺

19 20 21的Violin I 旋律 和 鋼琴版本標的 也不同

鋼琴版本線條過長 很難凸顯 "靈巧" 這個感覺 照彈的話 很容易太平穩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從30~34 看鋼琴譜 只有一層 一層聲音加進來

但是 Quintet 版 第三小句 卻是Violin II + Viola II

這是驚喜! 難道不是嘛 而且 看中提琴的 #C #C D D 還有指向 最後一句的Violin I

完全在Trio 的譜上看不到這個感覺

現在你看到貝多芬怎麼樣努力要讓演奏者 能夠讓人驚訝!

所以回到演奏Trio 的時候 難道不應該把這樣的感覺 放到實際演奏中嗎 ?

難道還要堅持三重奏的原譜標記全部都是PP嗎? 難道不該多等一點時間嗎??????
 
從35~38 Quintet版 從小聲漸強 又突然變小 比起原來的更多歌唱性

Trio版 並不是這樣 而是維持小聲 並加上每小節第三拍的SF (跟38~40一樣)

這也是一個多出來的設計 讓本來兩次一樣的做法

多點改變

41 Trio的寫法 整個就是平 !
quintet的加了節奏感 還在最後一個音加了裝飾音

不要 不要平淡結束!

寄件者 Beethoven Op.1 No.3 & Op.104 Scores

43 小節 多了三個音 44~46 旋律的圓滑線取消了
Quintet版本裡 有不少地方 都是正拍之前加上引導的音 像是這裡就是一個例子

50 51 52 小提琴的譜 沒有點 , 我想這不是故意懶得標點的

要比起前面有點的地方唱

接著 55~58 , 也是非常用心

本來鋼琴譜都是只有鋼琴 加上大提琴的兩個音; 現在加上中提琴的和聲 而且

兩次小句 現在不一樣了 第一小句 結尾伴奏是 Violin II 接 大提琴的Pizz,

第二次 是大提琴拉一樣的句子 然後自己接Pizz, 這樣設計有甚麼意思?

我認為就是製造麻煩來展現音樂性和靈感


如果都要照拍子 就叫電腦演奏就好了

so , TAKE TIME! 這也就是貝多芬用心寫的地方

58~64 本來Trio 的版本 只有鋼琴和小提琴 五重奏版本織的更緊密 有三部

就是要更大珠小珠落玉盤阿~ 靈巧要再靈巧

69 70小節 Trio版本 由本來單手的音階 最後一次變成兩手的音階

Quintet版 更刺激 五個樂器全用了 而且低音聲部還用了上行音階 並且漸強

原本Trio的版本 沒有漸強
74 75 小節 原本在Violin II 的旋律 換到Violin I ,

Violin II 變成下行琶音 而且八分音符沒有點

所以74小節 不是像前三小節 是 硬的質地 , 從74小節變的軟下來 75小節漸弱 進到76小節的PP(Viola 還加了圓滑線)


Trio版則是 74小節 鋼琴的左手 變成P , 75沒漸強 76變成P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